铁路书写的重载奇迹——大秦铁路开通运营30年纪实

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8/10/31 17:58:15  点击率:1105次

  1988年,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,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运煤专线——大秦铁路一期开通运营。

  30年来,大秦铁路累计完成煤炭运量超60亿吨,连续保持并不断刷新着列车开行密度最高、运行速度最快、运输效率最优以及单条铁路运量最大等多项重载铁路纪录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,为世界重载铁路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  如果把60亿吨标准煤看作一条自西向东的煤河,30年来,这条煤河以每秒6.3吨的流速绵延不断地将“三西”煤炭输送到渤海之滨。

  如果把60亿吨标准煤转化为电能,以2017年全国用电总量63077亿千瓦时计算,可满足全国34个月的用电量。

  653公里的大秦铁路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量的1/5,是我国“西煤东运”的战略动脉。开通运营30年来,这条承载着党和国家重托、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动能的重载铁路,在一次次的迎峰度夏考验、雨雪冰冻侵袭中,彰显出重载示范线的本色,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标志性的成就。

  国家有需要,大秦有担当——大秦铁路的建设发展始终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国计民生的使命和责任

  韩玉金是大秦线上的一名线路工。1985年,在国家重点项目大秦铁路建设工地上,时年24岁的韩玉金为刚刚出生的儿子起名“建秦”,以最传统质朴的方式寄托着自己的心愿,也记录下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。如今,33岁的韩建秦子承父业,也成为大秦线上的一名线路工。两代大秦人传承的,正是大秦铁路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国计民生的使命和责任。

  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国计民生是大秦铁路与生俱来的强大基因,也是中国重载铁路从零起步、由跟跑者到领跑者的内在动力。

  货运重载化是铁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。在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对重载的定义中,运营列车编组重量必须不少于5000吨(后改为8000吨)。1988年12月28日大秦铁路一期开通运营时,我国运营列车编组重量普遍只有2000多吨。

  1990年,大秦铁路以不同形式的编组完成了5000吨、8000吨、1万吨重载单元列车、组合列车综合试验,为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同年,大秦线湖东站至茶坞站间实现4000吨列车常态化开行。

  1992年,大秦铁路全线贯通。大秦线实现了5000吨、6000吨重载单元列车常态化开行。大秦重载运输产品不断丰富。4年间,大秦铁路累计运输煤炭1.3亿吨,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。

  对于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来说,“拉闸限电”已是一个陌生词汇。然而,就在10多年前,它却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民的日常生活。

  21世纪初,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活力让中国经济呈现井喷式增长。与此同时,电力供应在2002年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,21个省区市用电告急,许多电厂电煤保有量仅为1天。一些企业不得不“以运定产”,拉闸限电成为常态……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、人民群众的期盼,大秦铁路展现出服务国家、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。当年,大秦线运量突破1亿吨,实现了设计能力的远期目标。

  2003年9月1日起,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。那一年,大秦线完成运量1.2亿吨。

  2004年,煤电油运紧张让“迎峰度夏”成为热词。大秦铁路开始进行2亿吨配套工程建设。2万吨重载组合试验列车主控司机程利甫回忆那时的情景时说:“那一年,全年都是抢运状态,时时刻刻都觉得全国人民在看着你,每个人都有‘头拱地’也要拿下1.5亿吨的拼劲儿……”

  从2006年开始,国产和谐型大功率重载机车和C70、C80型车辆陆续在大秦线投入使用,1万吨、2万吨重载组合模式不断优化,重载产品更加丰富,重载能力如虎添翼。随着2亿吨、4亿吨扩能改造的实施,大秦线煤运量从2亿吨、2.5亿吨、3亿吨、3.4亿吨、4亿吨一路高歌猛进。2014年,大秦线完成运量4.5亿吨,相当于用不到260公里高速公路或不到14公里地铁的建设资金,又新建了3条半能源大动脉。

  每有召唤,必有担当。30年来,代表中国重载技术最高水平的大秦铁路,始终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,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,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“不可能”,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奇迹。

  创新有动力,探索无止境——大秦铁路依靠自主创新、效率革命屹立于世界重载铁路一流行列

  2008年,一场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侵袭了大半个中国。肩负抢运电煤重任的大秦铁路不负众望,日运量从83万吨首次飙升至100万吨。“那是一场突破运能极限的超常规抢运攻坚战。”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马志强回忆说。

  10年后的2018年,大秦线日运量(非施工日)常态保持在130万吨以上。从超常规的100万吨,到常态化的130万吨,运量增长的背后是大秦铁路持续的自主创新、效率革命,是围绕“速密重”并举的一次次重大技术突破所释放出的巨大运输生产力。

  铁路重载核心技术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尖端技术之一。按照“需求牵引、工程依托、系统集成、整体推进”的技术创新思路,大秦铁路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和众多重载理论成果。大秦铁路也由此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。

  常态化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是大秦铁路自主创新、效率革命最集中的体现。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必须破解通信可靠性、周期循环制动、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。当时,铁道部牵头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技术团队,围绕60多个科研项目,进行了100多次科研试验。2009年,“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”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。

 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要、持续增量的重重压力,在大秦铁路转化为围绕效率持续创新的动力。如今,在全路实行的集中修模式,就是大秦线在解决设备维护与运输矛盾中首创的设备维修模式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大秦铁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2014年4月2日,大秦铁路成功进行了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试验,为既有基础设施条件下的增量提供了技术储备。2014年7月,大秦铁路发布《重载运输技术管理标准》。目前,在大秦铁路创立的“集疏运一体、速密重并举、路港矿协同”体系,已复制推广至瓦日、神朔等铁路。2018年1月17日、5月20日,瓦日铁路、唐呼铁路成功开行万吨重载列车。大秦重载技术“开枝散叶”,成为我国铁路货运重载化、现代化的样板。

  大秦铁路为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能,大秦铁路创新的动能则来自于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活力。只有中专学历的景生启总结的“2万吨列车精准操纵法”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空白,成为全路第一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重载司机。湖东车辆段刘书学和他的创新工作室,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完成技改135项,累计创效8000多万元……众多“科技带头人”“大秦工匠”不断丰富着大秦铁路的创新实践,太原局集团公司先后有21人次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、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,并有2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。2016年,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前往大秦铁路现场考察。走入世界重载铁路中心的大秦铁路为世界重载运输贡献了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。

  创新有动力,探索无止境。今年9月,为构建“平台+应用”重载技术研究体系,太原局集团公司成立了“重载铁路技术研究中心”,搭建起开放共享、世界水平的重载技术创新研究平台,通过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技术应用,推动重载技术持续升级和重载产品装备升级换代。

  奋进新时代,再做新贡献——大秦铁路聚焦交通强国、铁路先行开启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新征程

  10月23日,连续25天的大秦、北同蒲线集中修圆满结束。与2年前不同的是,大机清筛作业前后,分别增加了“清水抑尘”和“污土转运”两个环节。施工中和施工后,不再有漫天煤尘和边坡污土。今天的大秦煤运通道正呈现出碧水蓝天的美丽图景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大秦铁路以“建设美丽中国,实现绿色低碳发展”为己任,发挥大秦重载能耗低、排放少、成本低、运量大的比较优势,不断释放铁路节能环保、绿色低碳效应。

  大秦铁路把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治理作为重点,从源头控制煤炭运输扬尘污染,2017年投入5.27亿元对4.45亿吨货物进行抑尘喷洒;在大秦铁路沿线建设污染监测点,实时监测监控煤尘颗粒抛撒状况;运用信息化、智能化技术开展再生制动回馈电能利用研究,测试回馈电能11.3%至35%,节能环保效应明显。2017年,大秦铁路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、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下降13%、17.1%、55.5%。坚持绿色发展的大秦铁路更加生机盎然。

  走进新时代的大秦铁路,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努力以交通强国、铁路先行的使命担当展示新作为。2018年,围绕“六线六区域”货运增量总体部署,大秦铁路以增量3200万吨、实现年运量4.5亿吨再次担当重任,精心做好高质量发展这篇新文章。

  管理集约化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大秦铁路依托“集疏运衔接、路港矿协作、产运需联动”的优势,发挥铁路纽带作用,搭建上下游企业沟通桥梁。煤矿、铁路、港口三方分层在局集团公司、车务站段设立合署办公机构,无缝对接煤源集结、运输组织、港口疏解信息,实时反馈港口场存、调入、调出以及电厂库存、日耗、可用天数等信息。港口和下游企业按需确定“需求菜单”,铁路根据菜单指导上游企业装车,形成“集疏运”一体的集约化管理,通过信息共享、随时协调,综合编制货运日计划,实现机列、流线高效衔接。

  增强运输组织的灵活性、适配性推动高质量发展。为了使“集疏运”运输模式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、煤炭产量、港口垛位、存煤总量、设备维修、船舶到港、船货衔接及海上气候等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,大秦铁路发挥单元万吨、1.5万吨、2.1万吨等重载产品种类丰富、组合多样的优势,实施了100万吨至135万吨7种运输组织方案的模块组织,以极强的灵活性、适配性应对各种变化,并依此动态调整机车、车辆、乘务机班的投入比例,实现市场需求、设备维护与能力配置的有机结合。

  精细化调度指挥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大秦铁路运用先进的CTC调度指挥系统、GSM-R综合移动通信系统提高运输组织的精准性和效率;开展“快速动车、压缩间隔”等提效攻关,湖东二场开车平均追踪间隔由14分钟压缩至12分钟;通过机车机班运用高效化、车辆编组客车化,充分挖掘和谐型电力机车运力潜能,提升C80型车辆运用效率;组织调度员、机车司机举办达标达速劳动竞赛,2018年货物列车平均技术速度同比每小时提高2.4公里,增幅达5%;增加2.1万吨重载列车和“点对点”高质量列车开行比例。今年前9个月,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载列车86.1列,其中2.1万吨列车占比达71%;日均完成运量124.37万吨,其中165天突破130万吨。6月10日,大秦线日运量完成136.82万吨,再创历史新高。

  40年来,开放的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发展奇迹。

  30年来,砥砺前行的大秦铁路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奋进,成为中国重载运输自主创新的集大成者、绿色发展的践行者、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。

  开放的中国将更具活力,更加美丽;走进新时代的大秦铁路将再次书写中国重载运输的新奇迹!